首頁 直覺&正念飲食正念飲食練習 總是不小心吃太多!? 先學會分辨你是哪種「餓」!

總是不小心吃太多!? 先學會分辨你是哪種「餓」!

by 陳郁涵營養師
0 留言

是什麼感覺會讓你覺得肚子餓的時候呢?
也許是肚子咕嚕咕嚕叫、胃部空空的、覺得沒力氣、強烈想吃東西的慾望…
然而很多時候,我們都會不小心讓情緒蒙蔽了自己對身體的感覺,有時候我們會覺得餓,可能只是情緒上的餓,並非真的生理上的餓!
如果懂得分辨這兩種餓的差別,那麼也許我們就可以避開很多不知不覺吃太多的可能囉!

什麼是情緒上的餓? 大至上可以歸類以下幾種情境

  • 突然覺得餓
  • 立刻就想吃
  • 生理的飢餓感通常是漸進式的,慢慢的感覺越來越餓。然而情緒上的餓則是來的非常突然,甚至會讓你立刻就想吃東西,沒有心思再進行手邊的工作或事情。
  • 渴望特定的食物:通常會指定含糖或高油的食物,比較像一般認定高油高糖高熱量的食物;反觀之下生理性飢餓時雖然也會有食物的喜好,但對各種食物的接受性也較高,有得填飽肚子最重要。
  • 不因胃部飽足而滿足:情緒上的飢餓不在胃裡,因此不會感到肚子餓或肚子不舒服,反而會覺得自己的飢餓感無法擺脫。
  • 機械性/心不在焉的吃:情緒上的飢餓常常導致盲目進食,不知不覺吃掉一整包洋芋片或薯條,卻沒有真正分享這些食物。
  • 易引發罪惡/無助/羞恥感: 吃若是為了滿足身體上的飢餓時,比較不會感到內或羞愧,因為我們知道是在提供身體所需的能量。如果在進食後感到罪惡、無助或羞恥,那可能是因為內心深處知道自己不是出於營養原因而進食。

下次覺得肚子餓的時候,不妨試著分辨究竟是生理餓還是情緒餓吧!

You may also like

找回與食物的平衡連結

最新文章

關於我

我是陳郁涵營養師,擅長融合應用功能醫學觀念與正念飲食技巧,幫助個案探索飲食的選擇,找回與食物的平衡連結

我是...

#功能醫學營養師
#覺察飲食品嚐家
#行動瑜珈實踐者

療癒廚房

©飲食擇學 Myeatosophy 2019~2023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