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兒子升上小學已一個多月,正所謂沒比較沒傷害,離開了幼兒園才懂當年多幸福~
適應新生活的這段時間,或許心理多少還是有些壓力,原本不會磨牙的他睡覺時總會發出「咯咯」的磨牙聲,他仍然睡得香甜,完全不自覺,但我這個陪睡的媽媽卻半夜驚醒了好幾次,搞得整晚沒法好好休息。
其實,小孩在熟睡時磨牙是很常見的,根據統計,大約有15%到33%的小孩會有磨牙的現象。磨牙通常不會有什麼嚴重後遺症,隨著年齡增長,這個現象也會慢慢減少。
然而,對於睡在旁邊的家長來說,卻是一場「睡眠危機」。為了改善他磨牙的問題,兼捍衛我的睡眠品質,上網搜尋相關資料,發現原來螢幕時間過長和吃糖過多也可能影響孩子的磨牙情況呢!
為什麼小孩半夜會磨牙咯咯作響?

1. 沒說出口的壓力用磨牙釋放
別看孩子們好像總是無憂無慮,但其實,他們也會有壓力。像是學校的課業、同儕互動,甚至是父母對他們的期望,都可能讓孩子在無意識中透過磨牙來釋放緊張情緒。雖然孩子可能自己也沒察覺,但磨牙卻成了壓力的出口。
不只是小孩需要釋放壓力,媽媽或主要的照顧者也需要
一篇發表於《Front Oral Health》的系統性回顧文獻當中提到,這個世代、家庭的結構、教養孩子的方式與觀念都在改變,比起以往需要更多的時間和資源來照顧和培育小孩,當資源缺乏、同儕的比較競爭以及育兒經驗的缺乏,其實都會增加家長和小孩的緊張和焦慮感。研究指出媽媽對於小孩的情緒影響最大,因為媽媽往往是跟小孩相處時間最長的人,甚至媽媽的焦慮程度越高,小孩半夜磨牙的機率也會跟著提高。因此,面對小孩磨牙的問題,其實有時候需要釋放壓力的不只是小孩,也包含媽媽/主要的照顧者或是其他家庭成員。
2. 牙齒生長與咬合問題
小朋友的牙齒在成長過程中會進行移動和調整,有時候這些變化會導致不適感,進而引發夜間磨牙。如果孩子的牙齒咬合不正,也會增加磨牙的可能性。
3. 螢幕時間與糖攝取的影響
根據《睡眠醫學X》期刊2021年的一項研究,460名4至8歲兒童參與了調查,結果顯示:「觀看螢幕時間越長」、「攝取糖分越多」磨牙的頻率也越高。(為什麼有關? 下一則解釋可能原因~)
為什麼”看螢幕時間”和”吃糖”會影響磨牙
答案可能跟「多巴胺失衡 」有關!
多巴胺是一種調節運動控制的大腦神經遞質,當大腦中多巴胺過多時,可能會導致夜間咀嚼肌過度活躍,進而引發磨牙行為。
此外,多巴胺也參與大腦的獎勵系統,當孩子「看螢幕時間過長」或「吃太多糖」時,這些活動會過度激活多巴胺,影響大腦的平衡,進而干擾睡眠品質,讓孩子夜裡磨牙。
儘管目前的研究顯示磨牙與螢幕時間和糖攝取呈正相關,但具體的因果關係還需要更多的研究。然而多數專家的共識是過多的螢幕觀看時間和糖攝取對兒童睡眠品質是有負面影響的,也會增加睡眠障礙風險,也與情緒障礙、皮質醇失衡、憂鬱、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等有關聯,因此適度給予限制還是有其必要性的!
4. 胃食道逆流
研究指出胃食道逆流會引起呼吸道收縮,會觸發咀嚼肌活動和磨牙的現象,目的是為了要刺激唾液腺分泌來緩衝逆流的胃酸。逆流的胃酸會破壞牙齒的琺瑯質、 象牙質,如果是長期有胃食道逆流的磨牙者容易有嚴重的牙齒磨損。
5. 遺傳因素
某些基因變異,特別是與多巴胺D2受體相關的基因,可能會增加睡眠磨牙的風險。如果家族中有人有磨牙的習慣,孩子遺傳到這種特徵的機率也會比較高。
如何改善孩子的磨牙問題?

若是利用 功能醫學 的思維來看待睡覺磨牙這件事情,我想可以分成幾個面向來著手,像是:
1. 打造良好的睡眠環境
- 睡前減少螢幕時間:睡前1~2小時讓孩子遠離手機、平板和電視。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讀故事書或玩一些靜態遊戲,不僅能減少螢幕時間,還能促進親子關係!雖然這件事對很多家長來說很難,但還是鼓勵盡量做到
- 睡前放鬆活動:壓力是引起磨牙最常見的原因,可以在睡前半小時讓孩子聽柔和的音樂、呼吸練習或冥想,幫助他們放鬆,減少因焦慮引起的磨牙行為。
2. 盡量少碰或不碰的食物
- 控制糖攝取:根據國民健康署的建議,兒童每日的糖攝取量應該不超過總熱量的10%,約等於每天25克(6茶匙)的糖。尤其晚餐後避免給孩子吃含添加糖的食物,可以用水果或優質蛋白質食物代替甜食,像是雞蛋或無糖優格等。
- 避免含咖啡因的食物:像是巧克力、茶、可樂這類食物中含有咖啡因,可能影響孩子的睡眠間接導致夜間磨牙,建議最好避免讓孩子攝取這類食物。
- 同時有胃食道逆流者建議避開或減少攝取辛辣、油膩的食物、碳酸或氣泡飲料、酒,並避免暴飲暴食、餐後立刻躺平。可適當補充幫助黏膜修復的營養素與消化酵素。
3. 均衡飲食/適度營養補充
- 均衡的飲食有助於良好的睡眠品質,若小孩有挑食的問題可尋求專業協助,幫助矯正小孩挑食問題。若有長期飲食不均衡或挑食問題,可考慮階段性補充適量營養素,像是鎂、鈣可以幫助放鬆,維生素B群參與神經系統的運作,omega-3脂肪酸則可改善體內發炎穩定神經系統平衡,但飲食問題還是根必需要改善的。
- 進階評估
- 腸道健康:當腸道功能及菌相不佳時,也會影響大腦神經系統運作,反過來當面臨壓力也影響腸道功能,大腦與腸道健康可說是環環相扣。可以透由功能醫學評估腸道是否有發炎、腸漏症或慢性食物敏感等問題。
- 壓力皮質醇:長期的慢性壓力會使得壓力荷爾蒙節律紊亂,連帶影響調控睡眠的退黑激素,特別是小孩照顧者容易會有皮質醇失衡的問題。
4. 學習辨別與表達情緒
小孩不一定能夠精準辨別自己的情緒,被壓抑的情緒很可能就透由夜間磨牙來釋放。可以在小孩放學後帶著他們討論今天各自遇到哪些開心/不開心的事情,不開心的事情可以引導小孩試著多說一點感受和想法。
比如「是覺得生氣嗎? 難過嗎? 還是害怕呢?j」 無論小孩表達什麼樣的情緒和感受,我們只要給予同理但不否定,在針對問題討論解決或改善作法即可。 也可以透過情緒相關繪本故事或卡牌輔助引導小孩學習辨別與表達情緒。
5. 嚴重磨牙請尋求牙醫師協助
如果孩子的磨牙情況嚴重,建議尋求專業牙醫的幫助,以保護牙齒並減少磨牙帶來的損害。
最後,孩子夜間磨牙不僅僅是他們的問題,對陪睡的家長也是一場考驗。無論是控制螢幕時間、減少糖攝取,還是採取放鬆的睡前活動,這些方法都有機會助於改善孩子的磨牙現象,大人一起跟著作其實也有助於改善大人睡眠品質 ,讓全家整夜都能好好睏~
參考資料:
- Sleep Med X. 2021 Apr 24:3:100035.
- Front Oral Health. 2023 May 11:4:1166091.
- Clin Oral Investig. 2020 Feb;24(2):1025-1033.
-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22 Sep; 19(17): 1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