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小孩總明顯比班上同學矮、體型也偏瘦,到底該怎麼辦?」
有次我在診間遇到有位媽媽很憂心的這麼問我,在排除依些特定疾病的問題之後,我問爸媽是否還記得自己小時候的體型有像小孩這樣瘦瘦小小的嗎? 結果爸媽異口同聲的說「是!」後來我跟他們說那這樣只要小孩飲食上均衡且食量夠,其實真的不用太擔心!
爸媽們總是希望小孩能夠長的頭好壯壯,當小孩是班上明顯瘦小的那一個,怎麼養都養不胖,難免會開始焦慮、擔心起來。面對小孩生長問題,應先排除是否有疾病,並確認爸媽是否其中一方家族在小時候也是偏瘦的,若是則可能和遺傳有關。在飲食上我們可以嘗試這麼做:
避免用零食餵食小孩
有些家長總認為孩子瘦小多吃一些零食、餅乾等熱量高的食物才能幫助長胖,但實際上兒童生長發育並非吃多就好,還需要各類營養素的參與,像是蛋白質、鈣、鎂、鋅、維生素D、葉酸、維生素B群等等,而零食、餅乾類食物雖說熱量高,但營養素價值極低,可說是「空熱量食物」,就好比一台機車雖然加滿汽油,但沒有定期更換齒輪油、機油,車子運作的效能也不會好,因此光吃只有熱量高的食物不僅無助於生長,甚至會引起肥胖的問題。
提供富營養的高熱量密度食物
熱量確實是幫助生長過程很重要的來源,但也是要顧及其他營養素的攝取,建議可以選擇原型且熱量高的食物,不僅可幫助小孩獲得足夠的熱量,也可以多元攝取到不同的營養素!以下就整理出推薦的食物清單,其實說穿了就是要均衡飲食:
- 牛奶、起司、優酪乳、奶酪等幫助長高、鈣多多的乳製品
- 堅果類、酪梨等含幫助體重增加的優質脂肪
- 雞蛋、雞肉、豬肉、魚肉等富幫助肌肉發育的蛋白質
- 全麥麵包、米飯、地瓜、馬鈴薯等富含碳水的能量來源
- 各種顏色蔬菜水果幫助腸道機能,消化吸收好!
接著再來補充ㄧ下,我在診間討論如何幫助小孩增重的過程中,會發現不少家長因為健康考量總讓小孩吃得過於清淡,嚴格奉行著「少油少鹽」的原則!當食物味道過於清淡,可能也會引起小孩抗拒或是挑食的問題發生!
其實少油少鹽的原則當初主要是針對有慢性疾病像是三高的成年人的建議,實際上在孩童成長的過程中,不僅要吃足熱量外,油脂也是幫助長高長肉的關鍵營養素,同時適度的調味可以增添食物的風味,降低孩子挑食的機會。善用天然食材做料理,一樣可以做出兼具營養和熱量的餐點唷!像是你可以這麼做:
- 以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酪梨和堅果加入鮮奶或豆漿攪打,替代加糖的人工調味乳,不僅富含鈣質,還可攝取到優質的脂肪!
- 適量使用烹飪油入菜,例如做清蒸或燒烤的料理時,可淋上一些橄欖油幫助增加熱量。
- 可在餐間以水果作點心,亦可加入優格中做水果優格,除了增加熱量攝取,也可幫助腸道機能,消化吸收好!
- 雞蛋、雞肉、豬肉、魚肉等富幫助肌肉發育的蛋白質,像是做濃湯、咖哩、滷肉飯等料理,對過瘦又胃口小的孩童都是可以參考的選擇。
避免正餐前1小時吃點心
有時候孩子在正餐時間沒胃口可能是因為餐前吃了其他點心。這種狀況可以試著在餐前1小時先不提供點心,若小孩在正餐時間前餓了,點心的份量也可以少一點,先墊胃避免餓過頭就好。若小孩容易在用餐時間前就肚子餓,在可行的狀況下也可以把正餐時間再提早一些,並盡量固定用餐時間。
打造愉快輕鬆的用餐氛圍
有時家長為了讓小孩多吃一點會選擇用命令或要求的方式逼迫小孩進食,但通常也會讓孩子更抗拒,或者當長大後可能因為有不好的回憶連結而不愛吃健康的食物!
不如和孩子在餐桌同坐,一起輕鬆的態度享用美食,規劃出充裕的用餐時間,也可以讓小孩一起參與食物選擇的討論、一起採買和製備餐點,都能夠幫助小孩樂於探索與嘗試各種食物,當的不挑食的小孩唷!
全家一起專注的用餐
用餐時間讓小孩專注的吃,避免邊用餐邊看卡通、玩玩具或追逐嬉戲。就我的經驗來說,讓小孩邊玩或邊看電視吃飯,往往用餐時間會拖很久,也可能會掉飯掉滿地,搞得最後用餐完還會增加打掃清潔的工作,或者最後演變成大人看不下去,乾脆直接餵小孩吃飯,這樣長期下來反而也可能會養成小孩不覺得好好吃飯是自己的責任!此外也建議家長們要以身作則,別當小孩的阻力,吃飯時先把手機放一旁,專心陪小孩一起吃,一起共創美好的餐桌回憶吧!
最後來總結一下,以上五點都很重要,然而後面兩者是很容易被家長們忽略的唷。最要要提醒如果孩子飲食都均衡攝取、熱量充足但還是成長緩慢,建議可以就醫諮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